站在新起点,回首来时路。当2021年的第一缕阳光照亮苍穹,历史开始落笔新的一页,而我们依旧走在漫漫的买房路上。如何在当下的茫茫楼市寻找变局与生机?
海南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1月24日在海口开幕,海南省代省长冯飞作《政府工作报告》时表示,“十四五”时期海南将初步建成自由贸易港政策制度体系。完成自由贸易港第一阶段制度安排有关任务,争取2023年底前具备封关硬件条件、2024年底前完成封关各项准备。
全岛封关后,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发展将发生重大变化,4大自由化发展红利也即将实现。
01
海南将成为人民币自由兑换的岛屿
行动方案提到“要分步骤,分阶段推进全面可兑换,实现跨境资金自由便捷流动”这句话预示着海南未来一定会是人民币可以自由兑换的地区,资金可以自由进出全球。
目前,中国只有香港和澳门能够做到这一点。
人民币的可自由兑换,资金的自由流动,将让大量贸易企业进入海南。只要想从事海外投资和贸易,资本自由化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条件。
02
海南将成为“互联网信息自由”的开放岛
此次行动方案提到“要扩大增值电信业务,跨境数据传输等领域开放”,这是否意味着“全岛封关”后,海南将形成互联网全球化的开放格局?
答案是可能的。
目前也有消息透露,海南未来将拉一条海底光缆连接香港,直接接入香港的互联网信息。而海南也将成为继香港,澳门之后中国第三个全球互联网开放区域。
03
海南将成为外国人外资,外企,外货自由流动之岛
“全面完善人员出入境,工作居住便利化政策”,不仅要让外国人自由进出海南,也要让国人和国内企业更加自由地出海。
目前,海南已经对59个国家的旅游团实行免签,今后还将对外籍个人实行免费申请落地签。这一政策与香港,澳门完全相同。只要有护照,就可以申请自由入境海南。
04
海南将成为国内未来的“离岸交易中心”岛屿
此次方案明确提到“推进新型区域性离岸国际贸易中心建设”,这意味着未来海南也将是国内三大离岸贸易中心之一。
目前,香港也是国内主要的离岸交易中心。离岸交易中心通常聚集了大量的贸易结算资金,因此也是区域金融中心。
综上所述,海南在“全岛封关”时代至少将迎来四大政策红利:资金自由流动+互联网全球开放+人员自由出入+离岸贸易金融中心。
免税店,场面非常火爆,海南会成为第二个香港吗?
2月2日,财政部、海关总署、税务总局联合发布《关于增加海南离岛旅客免税购物提货方式的公告》,明确离岛旅客购买免税品可选择“邮寄送达”提货,岛内居民离岛前购买免税品可选择“返岛提取”。我省积极推进离岛旅客免税购物新增提货方式落地实施,目前一些离岛免税店的“邮寄送达”业务已准备就绪。这是海南日报记者2月3日从省商务厅举行的相关通气会上获悉的。
三亚国际免税城。
购买行李箱、电饭煲、酒类等商品更便利
2020年7月,海南离岛免税购物新政开始实施,离岛免税销售额、购物人数成倍增长。一些旅客反映,海南离岛免税购物不够便利,比如携带行李箱、电饭煲、酒类等商品登机不方便。有的旅客忘记或来不及提货,只能选择退货。机场、码头提货点面积有限,随着免税购物人数、购物件数大幅增长,提货点提货压力增大。
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,“邮寄送达”“返岛提取”的落地,使得离岛旅客在提货方式上有了更多选择、获得更多便利,可以有效减少旅客在提货点的排队时间,提升离岛旅客购物的满足感和获得感。
建“绿色通道”邮寄免税品
为做好“邮寄送达”提货方式准备工作,去年,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海南省分公司研发新的信息系统,制定邮寄服务方案,与全国邮政系统建立“绿色通道”,用邮寄“高考录取通知书”的标准提高服务质量,于11月1日实现与海口海关、免税经营企业的系统联通,并开展“邮寄送达”提货方式的测试工作。
截至今年2月2日,海南邮政已为中免公司共测试邮寄免税品包裹3490件。其中海口测试1553件、三亚测试1937件,测试邮件主要收寄的免税品是酒、行李箱、电子产品、奶粉、玩具以及香化产品等,邮件主要流向四川、湖南、湖北、浙江、河南、内蒙古、吉林、宁夏、河北、上海、江苏、安微、陕西、福建、北京、广东等地。测试工作实现零丢失、零投诉,运行平稳。
“轻松购免税,包邮送到家”——海南日报记者2月3日在CDF(中免集团)海口市内免税店看到这样的宣传字样。据了解,目前我省一些离岛免税店已具备开展“邮寄送达”业务的条件,“返岛提取”业务准备工作也得到积极推进。
统筹提货点建设
除邮寄免税品外,在免税品提货点建设方面,为了避免购物旅客在不同的提货点排队取货,省离岛免税工作专班从去年10月开始委托海南数字贸易公司统筹建立了机场、码头、火车站提货点,除了中免外,在海旅、海发控全球消费精品公司、中服、深免4家免税店购买的免税商品,由海南数贸公司打成一个包,在一个提货窗口提货,旅客只需分中免、非中免两个窗口排队。
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介绍,我省正筹划在海口美兰机场二期只设立一个提货点,取得成熟的运行管理经验后,全省所有机场、码头、火车站都将只设一个离岛免税购物提货点,购物旅客只需排一次队就可以取到在海南所有免税店买的东西。
05
海南住宅减少90%,未来或无房可卖
2020年海口楼市综述:
住宅项目潜在体量多见底,供小于求,且住宅用地严控输出,导致住宅产品稀缺,价格稳高不下。
商办产品继续大量增加,竞争更为激烈,商办产品变现,难度增加。
安居型商品住宅地块,成为各大房企新的抢夺点,房企拿地门槛更高。
经过2年多的史上最严楼市调控,海南终于告别房地产的依赖,开始向多元化产业格局迈进,这为自贸港建设腾挪出更多的发展空间。
成果1: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由2015年50.7%下降至去年不足40%。
成果2:全域限购后,商品房销售面积由2017年的2292万平方米下降至去年的751万平方米。
成果3:购房对象由省外为主转为省内和人才为主,本省户籍购房对象由2017年17.8%上升至74%。
成果4:房价得到有效控制。
成果5:安居房全面上市,惠及更多本地居民。
海南楼市当下最大的特征就是趋稳,而随着限购影响的减弱,自贸效应的持续发酵,海南楼市整体上有望马上迎来量跌价涨。根据海南统计局的数据,计算得出2020年12月海南全省平均房价为16668元/㎡,较11月海南全省房价环比涨4%。
2019年,不少房企选择退出海南市场,到了2020年,很多品牌房企加速进入海南,招商蛇口、碧桂园、招商局、山能集团等都争相在海南拿地,而拿地金额前十的房企汇总,500强企业的比例在逐渐提升。
而这些实力房企进入海南,本身就为数不多的住宅用地供应,出现了抢夺的情况,土地价格也在抢夺中被逐渐拉升。
2020年海南的土地市场火热。
土地市场火热的同时,住宅销售市场也开始转向,海南楼市的第四个变化就是部分市县的房屋成交额开始同比正增长。
自贸港时代,75%的人看涨海南房市
经过调查,75%的人认为海南房价还会继续涨,稀缺的资源及持续增长的需求催生出紧俏的产品,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把改善或者度假旅居当成另外一种“刚需”,也更加看好海南发展自贸港带来的利好预期。
15%的人则认为,安居型商品住房成为新的住宅主力,性价比更高,居者有其屋,本地刚需及引进的人才购买需求势必得到分流,那住宅的价格会受影响,那房价有下调的空间。10%的人持观望态度。
06
未来的海南楼市
安居房成住宅主力,商办市场撑起半边天
未来随着现房销售制度逐渐出现在海南住宅市场上,再叠加开发周期的因素,可以预见的是2021年海南的住宅供应会更加稀缺,随着安居型商品房陆陆续续的落地,短期内海南楼市仍旧以稳定为主。
而从房价体现来看,随着自贸效应的凸显,楼市热度的升温,叠加市场化住宅供应的减少,海南房价基本上没有下跌空间,但是短期内,在严调控下,海南房价也不会有大涨的空间。
海南岛内供应持续走低,海口商业用地、工业用地供应占据半壁江山,未来住宅产品稀缺成定势,安居型商品住房用地为住宅供应主力;库存低位,源头断供,现房销售,未来市场库存会持续走低;岛内刚需、刚改客户出手,客户池数量减少,岛外客户虽受限购影响,人才落户放宽吸引,成为客户补给。
海口江东新区住宅项目开始面市,价格和销售速度将检验自贸港先行试验区的成色,同时检验岛内岛外客户对区域的价值分歧。
商办市场库存过剩,压力巨大,未来将呈现量平价稳横盘态势。商办类项目从海口、三亚扩展到儋州、琼海等二级城市,商办类产品市场也逐渐在全岛开花。
随着海南自贸港进程的逐步推进,政策带来的红利逾期逐渐映射在房地产,楼市热度升温,房价下跌空间不大,但政府坚持“房住不炒”严控的大背景下,调控主基调不变,“外紧内松”将是大趋势,不难预见,2021年房地产市场的政策面将是2020年的整体延续,整体波动不大。
怕买贵?怕被坑?
专业顾问帮你越过营销陷阱
本站楼盘信息旨在为用户提供更多信息的无偿服务,信息以政府部门登记备案为准,请谨慎核查。如楼盘信息有误,您可以投诉或拔打举报电话:400-801-7801.